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8 (2011/5/26)
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8 (2011/5/26)

轉譯自 Garchen Buddhist Institute 2011/5/26 Gar Quotes Message 法訊

 
唵阿吽金剛誦 ()

有時候有些人會問:我們是「一」或是「同」?(答案是)二者皆非。是有「一個」空間,或是有不同的「相同」空間?虛空既不是「一」,也不是「同」,而心性也是如此。試著把心說成是或是,想要藉此了解心性,只會是另一種心理成見。同樣的道理,沒有一佛或是多佛。由於有無量的佛,所以不能說只有一佛,但也不能說有多佛,因為諸佛的本質是同一個基礎-安住如虛空般的空性及悲心。因此,不要執取一或多。不論任何的顯現皆非實有,有如空中的彩虹。由於現象是因緣合而生法且非恆久不變,因此不是實有存在。一切眾生的心性在任何時刻都有如虛空,非和合而生。雖然身軀各個不同,但所有眾生的心卻具有相同的本質。

就像是只有一種叫做「水」的東西,也只有一種叫做「心」的東西。雖然水以江河、大海、雨、露的各種形式顯現,但都是水。如果每個人都修持「唵阿吽」,他們的正念都有著相同的本質,在品質或大小上沒有任何絲毫的差別。


依怙主噶千仁波切「慈心、悲心與心性的叮嚀」
翻譯-法壽

編輯-小吽

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7 (2011/5/13)
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7 (2011/5/13)
轉譯自 Garchen Buddhist Institute 2011/5/13 Gar Quotes Message 法訊

唵阿吽金剛誦 ()

唵、阿、吽這三個種子字代表什麼?「唵」代表色金剛,色空無二。「阿」代表語金剛,聲空無二。「吽」代表意金剛,明覺與空性不二。這稱為「三密」。不執取於感知到的色相,這是色空不二。色相持續顯現且看得見,但不執取其為實有。不執取感知到的音聲,這是聲空不二。持續聽見聲音但不執以為實有。若是心不執著於所見或所聞,將自然而然安住於覺性與空性雙運,因此也不會執取由心中生起的事物。三金剛就蘊含在意金剛中。如此,唵、阿、吽三個種子字是所有本尊額、喉、心的標誌-雖然本尊以諸多形相顯現,其身、語、意的本質是相同的。


依怙主噶千仁波切「慈心、悲心與心性的叮嚀」
翻譯-法壽
編輯-小吽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您喜歡本篇開示,敬請點閱「心性」部落格,以表示您對《Gar Quotes 噶千語錄》的支持:http://jangchubdrolma.blogspot.com/

如您想訂閱中文《Gar Quotes 噶千語錄》,可使用「心性」部落格右下角的電子郵件訂閱功能,或來信  ymtk.tw@gmail.com 加入我們的電子郵件訂閱名單。如您不想收到《Gar Quotes 噶千語錄》,請回信告知,我們會將您從轉寄名單中取消,謝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欲訂閱英文  Gar Quotes,請利用以下連結:
http://www.garchen.net/gar-quotes.html

英文  Gar Quotes歸檔位置:http://www.garchen.net/gar-quotes-archive.html

英文翻譯著作權:Translation copyright @ 2011 Ina Bieler.
本語錄可轉寄朋友閱讀或轉載,但不得轉作其他用途。

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6 (2011/5/5)
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6 (2011/5/5)
轉譯自 Garchen Buddhist Institute 2011/5/5 Gar Quotes Message 法訊

今日語錄摘錄自2011年四月仁波切在維吉尼亞州的教授。

輪迴是如何生起的?這個幻我緊執於自己的快樂。凡夫只關心著世俗的事務。為了超越這個執著,我們必須先認出輪迴「苦」的本質。為此,佛陀首先教導「認出苦,並捨棄苦的因。」儘管我們感受著身為人的各種快樂,然而這種輪迴的快樂就像吃著摻著毒藥的美食一般。認出苦之後,我們會渴望能夠離苦。如何做到?我們修學佛法並讓心從苦的因解脫出來。這很困難,因為我們執著於世俗的生活,認為將來它能夠為我們帶來快樂。如果究竟而言這是真實的,那麼執著便沒有什麼錯,但可惜執著只會造成痛苦。

當這一生結束時,不論心裡頭多麼想要,卻是任何一點物品或人都帶不走。除了離開這個身體的客房之外,別無他法。唯一會跟著我們的是儲藏在心相續中的業的痕跡。因為這個原因,在尚未太遲之前認出苦並消滅苦因,是如此的重要。

依怙主噶千仁波切「慈心、悲心與心性的叮嚀」
翻譯-法壽
  編輯-小吽

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5 (2011/5/2)


Gar Quotes 噶千語錄 - 15 (2011/5/2)
轉譯自 Garchen Buddhist Institute 2011/5/2 Gar Quotes Message 法訊

今日語錄節錄自20114月仁波切在維吉尼亞州所傳授有關夢瑜珈的教授:

傍晚時只吃少許食物,並於入睡前思惟死與無常。一般人的夢皆是留在心中的善與不善印記的顯現。當風息進入煩惱的不淨脈中時,我們即會經歷夢魘。夢魘是負面情緒的自光明,而好的夢是善念的覺醒。為了要認出夢境,必須先在日間穩固覺知。首先,必須先在白日克服所有念頭與情緒,最後才能夠在夢中認出念頭與情緒。開始時,你將能在夢境中認出粗的念頭,例如恐懼,後來也可以在較微細的夢中認出念頭。如此,隨著愚痴分消失,你的睡眠首先會變得較淺。一般人的睡眠是深沉的愚痴狀態,是一種煩惱。因此,不要問自己「昨晚睡得好嗎?」,而應該問「昨晚你浪費了多少時間睡覺?」當然,為了保持身體健康,我們必須有充足的睡眠,但應該有限度。因為各位都必須工作,我建議每晚不要睡超過五到六小時。嘗試以非常清明的狀態入睡,最後透過串習,你絕不會落入愚痴的狀態中,而能夠保持清明的覺知。


依怙主噶千仁波切「慈心、悲心與心性的叮嚀」
翻譯-法壽
 編輯-小吽